联系热线
近年来,宾川县充分发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紧密围绕构建“四绿一转”特色产业体系的宏伟目标,积极投身于新产业、新业态的探索与发展中。通过抢占新发展空间,不断培育新的发展优势,宾川县成功推动了绿色建材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工业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踏入金牛镇的云南嘉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目之所及皆是繁忙而有序的劳动场景。厂区内,大型吊机忙碌地穿梭于各个生产环节,工人们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将一批批刚浇筑好的混凝土压力管逐一脱模。车间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从原材料的初加工到产品的精细成形,每一道工序都显得井然有序,一派繁忙而充满活力的生产景象。
云南嘉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创立于2020年6月,致力于输水管道及其他混凝土制品的研发与生产。其产品系列在排水、输水、基础设施、市政、光伏、引连调水及河道治理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云南嘉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耿承和介绍,公司目前已经成功建立了三条生产线。其中,管道生产线日产量高达2600米,高效满足市场对输水管道的需求。此外,还配备了硬力钢铜管生产线和硬力混凝土压力管生产线,分别日产100米,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种类。
由于云南嘉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输水管道及其他混凝土制品均展现出工艺精湛、产能出众以及节能环保等卓越特性,使得其市场前景极为广阔。自公司创立伊始,便以宾川为起点,积极向周边地区拓展销售网络,目前产品销售情况十分理想。
云南嘉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耿承和介绍道:“目前,我们的公司已成功承接了多项重大工程项目,包括大攀高铁、大理中心枢纽站工程、保山总储粮国家粮食储备库工程以及香格里拉纳帕海城市管网改造工程等。截至2024年,我公司的销售收入已显著达到3400万。”
云南嘉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输水管道及混凝土制品生产领域取得的显著进展,不仅充分利用了宾川县的资源优势,还推动了当地建材工业的升级发展,进一步延伸了绿色建材的产业链条。
近年来,宾川县凭借其丰富的矿产资源,推动了以水泥、砂石骨料、砖瓦为核心的建材产业的迅猛发展。这一产业已逐渐成为该县工业经济的又一重要支柱,与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产业并驾齐驱。截至2023年底,宾川县已培育出8家规模以上的建材企业,其中2家企业产值超过5000万元,1家企业更是突破1亿元大关。
云南宾川产业园区目前拥有以下生产能力:一条日产6000吨水泥熟料的生产线、两条年产200万吨砂石骨料的生产线、一条年产150万立方米预拌混凝土的生产线、一条年产10万根水泥电杆的生产线,以及两条分别年产210万平方米和165万平方米的陶砖瓦生产线。此外,还有一条年产25万立方米加气泡沫砖和一条年产1亿片新型页岩标砖的生产线。目前,园区内共有8户烧结砖生产企业,同时推进5个新型墙体材料项目,标志着宾川绿色建材产业链已初步形成。2024年1月至6月间,该绿色建材产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6亿元,同比增长16%。
接下来,宾川将深入挖掘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宾川产业园区洪水塘片区的开发平台,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以推动宾川绿色建材产业园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该县还将积极承接大理洱海周边的产业转移,为宾川本土的绿色建材产业注入更多活力,助力其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云南宾川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滨海表示,他们致力于将云南宾川绿色建材园打造为云南的绿色建材创新示范园区,同时成为大理区域的协同发展特色园区。通过依托滇西水泥厂及120万吨活性氧化钙生产项目,他们将积极推动“砂石骨料+水泥制造+预拌混泥土(预拌砂浆)+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产业发展。他们支持水泥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以推动水泥和平板玻璃关键产业链的建设,并加强产业链的供需对接。此外,该园区还将发挥其在产品创新、技术攻关、要素聚合、上下游协作以及生态营造方面的引领作用,以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建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一举措旨在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进一步打造滇西片区一流的绿色建材保供基地、物流基地和示范品牌。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